凯发官网入口-凯发k8国际唯一 > 专题专栏 > 业务专题 > 节能环保服务平台 > 空气质量保障

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凯发官网入口

来源: 节能与综合利用处
发布日期: 2023-02-24 11:35
【字体:】

在2021年实现空气质量里程碑式突破的基础上,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连续两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年均浓度继续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持续保持历史同期最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 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回顾2022年,“冬奥蓝”成为双奥之城的靓丽底色,“1微克蓝”背后是蓝天含金量的显著提升,故宫、首钢园的星轨图也惊艳了世人。

  2013年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以超常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综合施策、科学施治,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新时代十年,北京市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污染防治攻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从“蓝天难见、繁星无影”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北京的蓝天成为老百姓最有获得感的一件实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最生动实践。

  一、“一微克”行动深入实施,2022年pm2.5再创新低

  (一)2022年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pm2.5再创新低,连续两年达标。在2021年首次达标的基础上,2022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分别为54微克/立方米、23微克/立方米和3微克/立方米,多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总体保持下降趋势,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11

  (图1 2022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

  pm2.5、pm10、no2年均浓度同比下降9.1%、1.8%、11.5%,so2年均浓度继续保持极低的个位数浓度水平。

22

  (图2 2021-2022年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

  一级优天数增加了24天。2022年,北京市优良天数为286天,与2021年基本持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其中一级优天数138天,较上年显著增加,多了24天,蓝天底色更纯、含金量更足。重污染日仅有3天,较上年减少5天。

33

  (图3 2022年空气质量各级别分布情况)

  各行政区pm2.5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近年来,北京市达到pm2.5国家二级标准的行政区个数由北至南逐年增多。在2021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基础上,2022年各行政区pm2.5继续改善,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浓度范围为26~33微克/立方米。

44

  (图4 2022年各行政区pm2.5年均浓度)

  “冬奥蓝”、“1微克蓝”成为靓丽底色。2022年冬奥会期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每日优良,兑现了赛前承诺,并且在开、闭幕式期间pm2.5平均浓度始终保持个位数。各项冰雪赛事精彩纷呈,运动员赛场上的身影在蔚蓝天空的衬托下也更加赏心悦目,蓝天成为冬奥会靓丽底色,得到国际国内社会一致好评。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期间,全市pm2.5低至1微克/立方米,为历年同期监测的最好水平。

  (二)2022年“一微克”行动深入实施、成效显著

  2022年,北京市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聚焦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人努力,天帮忙,空气质量整体上持续改善、再创佳绩。

  全过程“一治到底”,多措并举实施vocs专项治理。管源头,修订《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发布《北京市沥青混合料绿色评价技术指南》,加强对含vocs产品含量检查,推进含vocs原辅材料替代。优结构,修订《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22年版)》《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2022年版)》,进一步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第三产业比重稳定达到80%以上。深治理,组织对53家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深度治理、69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150余家企业实施绿色诊断,促进企业vocs深度治理、精细减排。促监管,持续开展vocs走航、遥感、高密度监测,按照“一区一策”原则,建立“监测-通报-溯源-整改-提升”精细治理长效机制,推动vocs“高值区”、网格“热点”排放量和环境特征污染物浓度持续降低。

  移动源、固定源“两手抓”,分类施策开展nox减排行动。

  “油换电”“油换氢”,推动交通结构不断优化。制定实施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消费政策,引导市民置换新能源小客车;加快推进公交、出租、轻型环卫、物流配送、邮政等重点行业车辆新能源化,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车58万辆,在公交、出租、环卫等行业用车中,新能源车占比已达到或接近五成。“煤改电”“电代油”,推进能源领域减污降碳。核心区燃油锅炉全部完成改造或拆除停止使用,啃下了清洁能源改造的“硬骨头”,实现清洁取暖。门头沟、怀柔、密云等区完成2.1万户农村剩余村庄散煤清洁能源替代,确保群众清洁温暖过冬。

  施工、道路、裸地“三尘共治”,提升城市精细治理水平。强化工地扬尘治理,市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6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北京市建设工程扬尘治理综合监管实施方案(试行)》,对建设工程分类分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发挥正向激励引导作用,181项工程被评为“绿牌”工地,“奖优罚劣”压实施工扬尘管控责任。严查细管道路扬尘,全市1.8万条城市道路实行清扫保洁分级管理,“冲扫洗收”新工艺作业率达到95%,2412条具备条件的背街小巷实现全机械化作业。持续开展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定期排名通报,压实行业及属地责任。科学治理裸地扬尘,完成揭网见绿约7500公顷,持续推广农机深松整地、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等保护性耕作作业。2022年,全市降尘量降至3.6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12.2%。

  二、新时代十年接续奋斗,北京市空气质量全面大幅改善

  (一)各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均显著下降

  十年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快速下降,空气质量全面大幅度改善。与2013年相比,2022年pm2.5、pm10、no2、so2分别下降了66.5%、50.0%、58.9%、88.7%。

55

  (图5 2013年以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能源消耗总量、机动车保有量增速与各项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

  pm2.5改善取得里程碑式突破。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这十年来力度空前的大规模治理,北京市pm2.5在2021年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为33微克/立方米,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在2022年,又进一步降至30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累计下降了近60微克/立方米,相当于平均每年下降6微克/立方米。北京大气治理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价为“北京奇迹”。联合国环境署表示,北京市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66

  (图6 2013-2022年pm2.5年均浓度及累计变化情况)

  从空间特点看,2013-2022年,北京市各区域pm2.5浓度整体持续下降,南北浓度差距由2013年的63微克/立方米缩小至2022年的16微克/立方米。空间分布从“南高北低”变为各区逐步向好、均匀趋同。

77

  (图7 2013-2022年pm2.5年均浓度空间分布变化)

  so2维持极低浓度水平,燃煤污染治理成绩斐然。2013-2022年,北京市so2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持续降低,2013年为26.5微克/立方米,在2017年达到个位数水平,之后继续下降,2021年、2022年更是进一步下降至3微克/立方米的极低浓度水平,降幅达到88.7%,浓度水平远低于我国北方采暖城市so2的一般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基本相当。

818283

  (图8 2013-2022年so2年均浓度变化)

  pm10降幅达五成,扬尘污染治理成果显著。2013-2022年,北京市pm10年均浓度稳步下降,从108.1微克/立方米降至54微克/立方米,降幅达五成,从2019年开始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生活环境更加清洁。

919293

  (图9 2013-2022年pm10年均浓度变化)

  no2浓度持续下降,移动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2013-2022年,北京市no2从56.0微克/立方米降至23微克/立方米,累计降幅近六成,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标志着以重型柴油车为重点的移动源等污染治理成效明显,攻克了超大城市二氧化氮治理的难题。

101102103

  (图10 2013-2022年no2年均浓度变化)

  好天儿多了近4个月,“北京蓝”成为常态。2013-2022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显著增加,2022年优良天数为286天,较2013年增加110天,好天儿多了近4个月。其中,一级优天数明显增加,从2013年的41天增加到2022年的138天,增加了97天,蓝天含金量也大幅提升。

111

  (图11 2013-2022年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分布)

  同时,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pm2.5污染状况得到显著缓解。全年来看,重污染天数由2013年的58天减少到2022年的3天,累计下降94.8%;在春夏季,pm2.5重污染天基本消除。2022年pm2.5最长连续达标天数达到了172天,而在2013年只有13天,也就是说,pm2.5连续达标天数从2013年的近半个月,大幅增加到2022年的近半年,“北京蓝”成为常态。

12

  (图12 2013-2022年pm2.5级别日历图)

  (二)十年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实现“蓝天常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历史性变化,正是我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缩影。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人努力、天帮忙”,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绿色低碳,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大力推进能源清洁化战略,累计完成4万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30余万户居民“煤改清洁能源”,全市煤炭消费量由2012年的2179.6万吨下降到2021年的131万吨,优质能源占比超过98.5%,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对新增产业,制修订禁限目录,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高精尖”产业;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专项行动,对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坚持疏解与提升并重,累计退出3212家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分类整治1.2万余家“散乱污”企业;同时,对700余家保留的企业实施环保技改或“一厂一策”深度治理。全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稳定达到80%以上,稳居全国前列。

  车辆结构绿色优化,“车、油、路”一体化推进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标准引领,机动车排放和油品标准始终领先全国,从源头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疏堵结合,通过高排放车辆禁限行、政策补贴等政策鼓励高排放车辆提前淘汰,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236万余辆,推广新能源车58余万辆,新能源及国五以上机动车占比超过70%,车辆结构处于全国省级地区领先水平。

  城市面貌绿色洁净,坚持“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督察、信息公开”,狠抓施工、道路、裸地“三尘”共治,构建全市统一的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不断加严道路清扫保洁标准,因地制宜分类治理裸地扬尘,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和洁净度显著提升。

  科学精准依法,构建现代化大气污染防治体系

  法规标准国内领先。修订《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协同津冀同步出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强有力法制保障;发布、修订涵盖燃烧源、移动源和生产生活源等重点领域的42项大气污染防治类地方标准,标准体系全国最全,标准限值整体最严。建立了包括补贴、奖励、价格、金融等多手段的地方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先后开展三轮次pm2.5来源解析,精准识别污染来源;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现对街道(乡镇)颗粒物监测全覆盖;搭建全国首个重型车在线监控平台、建成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控平台、创新开展vocs和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等,利用“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等大数据手段,构建“智慧 环保”闭环监管新模式。

  监管执法严格规范,成立“环保警察”,加强行刑衔接,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聚焦空气质量较差的街道(乡镇)、热点网格、重点行业等,开展精准执法、“点穴”执法、交叉执法、飞行执法;首创“环保检测、公安处罚”移动源执法新模式,紧盯进京口和市内重点道路点位,严厉查处超标排放违法行为。

  联防联控联治,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高位统筹污染治理。成立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全面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坚持“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以党内法规形式出台《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规定》,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大气污染防治职责;建立环保督察制度;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拧成一股绳,共同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地生态环境部门逐步建立完善协同机制,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协同治污,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牵头成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推动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相互支持。在生态环境部的统筹指导下,在周边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联防联控联治,连续6年共同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行动,统一重污染预警分级标准,协同应对重污染天气,实现了区域空气质量的同步改善。

  形成社会共治格局。企业积极落实治污主体责任,主动退出污染产能、开展环保技改、实施清洁生产,实现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广大社会公众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绿色生活,积极参加有奖举报,拨打12345等投诉热线,反映身边的环境问题,监督环境违法行为,为大气污染防治献计献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谋划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当前区域污染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果仍不稳固,臭氧(o3)问题日益凸显,秋冬季pm2.5污染过程还时有发生,大气污染治理仍处于负重爬坡、逆水行舟的关键阶段,形势依然严峻、攻坚任重道远。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北京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坚持pm2.5和o3污染协同治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本地和区域协同共治,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尽最大努力推动空气质量改善,让蓝天常在、空气常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网站地图